男女主角分别是祝晴雅何东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回到未婚妻在世时完整文本》,由网络作家“萧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回到未婚妻在世时》是作者“萧婉”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穿越重生,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祝晴雅何东,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委婉的拒绝了。祝长荣可不高兴,“我爹说了。他一直给晴雅存着嫁妆钱呢。给晴雅的还不是给你的…”一家子省吃俭用的,就是想要祝晴雅有个好归宿。何东心疼妹妹,又重视妹妹,这就很好。何东难得看到祝长荣高兴的样子,可不比起板着的一张脸,好看多了?“得嘞,到时候要真缺,我就跟你说。”祝家人盛意拳拳,何东也不敢把话说的......
《重生回到未婚妻在世时完整文本》精彩片段
想到这,何东就有了动力了。
吃着红薯就着红烧肉,他快速的喂饱肚子,拿着三五个尼龙袋出了门。
也是巧了,刚经过祝家门口,祝长荣也赶着牛车出来了。
“上来。”
牛车这会儿走得慢,就是不停下来,也是可以上来人的。
何东跳上牛车,注意到车里也放着几个尼龙袋呢。
这是要帮忙?
有了牛车,是能装更多的蘑菇回来。
“大哥,我想起来昨天你帮我挖陷阱,我还没给你算钱来着。”
“你挖了好半天,我给你算十块钱你看成吗?要是觉得少,我们可以商量。”
“从现在开始,我帮你做事不要钱,除非你不想娶我妹。”
祝长荣不知道买来四大件需要多少钱,背后要走什么程序,但他知道何东往这方面努力的事情,他是喜闻乐见的。
包括现在的祝家所有人。
“我爹说了,如果最后钱不够什么的,我们也能帮衬,只要你开口。”
彩礼给三转一响的事情,祝长荣回去后跟家里人都说了。
祝家人没想到归没想到,但要是真的,都觉得兴奋和欢喜。
一来,这未来女婿有点志向了。
二来,这女婿也是看重他们晴雅,愿意给这么贵重的彩礼。
三来,何东要真的做到了,嘿嘿,看整个上河村的人还敢说,他们晴雅嫁的男人多么不堪和差劲。
所以,即便是为了这个面子,祝建军也打定主意,要支持何东的。
何东听到现在,是知道自己要给祝晴雅三转一响做彩礼的事情,祝长荣跟家里人说了。
而且祝家人还很支持。
尤其最后那句帮衬,更能说明祝家人的决心。
何东感动了好一会儿的。
“大哥,既然是我要给晴雅的彩礼,那就只能我自己去赚来,用你们的钱算怎么回事?”
何东算是委婉的拒绝了。
祝长荣可不高兴,“我爹说了。他一直给晴雅存着嫁妆钱呢。给晴雅的还不是给你的…”
一家子省吃俭用的,就是想要祝晴雅有个好归宿。
何东心疼妹妹,又重视妹妹,这就很好。
何东难得看到祝长荣高兴的样子,可不比起板着的一张脸,好看多了?
“得嘞,到时候要真缺,我就跟你说。”
祝家人盛意拳拳,何东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凡事留有余地。
祝长荣点头,笑容都挂在了脸上。
何东是知道祝家人跟村子里很多人不一样,甚至是第一户敢跟重男轻女的旧思想做抗争的存在,一直对祝晴雅宝贝的紧。
又是一番肃然起敬。
这年代不比后世,说什么男女平等。
但其实,现实还没多大变化。
祝建军宝贝女儿,村子里的人当场笑话看了很多年。
祝建军不管不顾,一如既往,那么以后,他也要让那些人知道,祝晴雅就是鸡窝里的金凤凰。
让祝家扬眉吐气的。
两个人进了山,就没敢闲下来。
何东先是陷阱那边看了眼,发现早上离开时铺上去的青草都已经卷边了,但没有猎物掉落,就拿着镰刀重新割了一堆铺上去。
细碎的阳光从树叶间洒落下来,那青草又鲜又嫩。
完全遮盖住了底下的陷阱。
就是这一片的蘑菇都已经给何东摘完了,想要更多的,就要走更远一些去。
密林深处,草木葱茏,枝叶茂密。
一点阳光都不漏下来。
也就白天,要是晚上来,绝对乌漆嘛黑的。
祝长荣找了一片停下来就开始弯腰摘蘑菇。
何东则在另外一边。
因为进山的早,加上是两个人同时开工,今天的收获远比昨天要多。
祝长荣看着是个大老粗,真要干活起来,很是利落。
比何东多摘了大半袋。
何东想着给他算钱,可想到祝长荣中午那些话,愣是咽了回去。
现在祝家的意思他明白。
想着跟他一起,把祝晴雅的婚礼风风光光的给办了。
他承这份情,以求后报。
第二天同样鸡叫第二遍,何东就起来了。
尝到了昨天卖野菜的甜头,他准备早点出发,分出时间去采摘田间地里的野菜。
尼龙袋都准备好了。
他熬了粥,就了点昨天张桂萍带过来的咸菜。
记忆中的张桂萍,每次来他这儿都不会空着手。
就是上一世的他,根本瞧不上这些,通常都是放在那儿一动不动,要么当着张桂萍的面给倒了。
说自己死也不吃这些个。
真真往事不堪回事啊。
何东忍着自己的泪,专注的喝完粥,开门。
祝长荣在隔壁看着呢,见他开门牵着牛车过来,跟昨天一样,装车。
不过,这次是洒了点水进去保鲜。
祝长荣学习能力强,何东是高兴的。
就是现在这蘑菇送过去的越来越多,怕是一个饭店未必吃得完。
这年代没有冰库,不易保存。
坏了,就不值钱。
但何东还是准备去看看再说,实在不行,找别的出路也不是不可以。
天亮的时候,何东进了县城。
跟昨天一样,先是去家属院把野菜给卖了。
来的第一波买家,就是昨天等到最后,结果野菜卖完了的。
她们约定好,今天要买。
因为何东眼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所以特地等在这了。
直到看到何东,买了东西,就安心了,快乐了。
祝长荣一旁,是远远看着。
这年代男女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如果何东只是在跟妇人们说笑,他估计要去阻止。
可知道他是在卖野菜,他就什么也不说了。
就等着他卖完。
然而人多了,何东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就叫了祝长荣帮忙。
祝长荣是不愿意的。
就他在上河村接触到的妇人,除了自己妈就是家里的媳妇和妹妹。
一下子让他面对一群人,说是上了年纪,他也害怕。
何东知道祝长荣不怎么进县城,就跟小孩似的,怕生。
也没勉强他。
手里的秤迅速的称着顾客们要的斤两。
“大姐,你们这是商量好了的吗,全都这会儿过来买我的野菜?”
“什么商量好了的,还不是我们院里的赵大姐,她昨天炒了一盘子野菜,分给我们左邻右舍吃了,我们一吃没吃过,还挺好吃,就问了她哪儿买的,刚才听说你来了,我们就赶紧过来了。要不然到最后可是要买不到的。”
何东才知道,原来是昨天的赵大姐帮着自己做了宣传。
说到底,还是营养没跟上。
“好啊,只要东子哥你说,我就干。”
何东就把自己的计划说了。
现在祝长荣一个人在山里摘蘑菇,无论效率还是收获,都不可能比得上两个人。
但有了这些孩子,就会不一样。
“你们去山里帮我摘蘑菇,我给你们三毛一斤,现金结算。”
“三毛一斤?”
二毛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是三毛啊,不是三分!
何东点头,“干不干?”
“能买得起这糖吗?”
二毛没吃过大白兔奶糖,但是真觉得好吃。
何东笑,“这糖两块一斤,你要想要,给我摘八斤蘑菇,我给你一斤这糖和四毛钱。”
“成交。”
二毛欣喜的决定下来,扬手就带着孩子们回家拿尼龙袋干活了。
作为孩子王,又是年纪最大的,身后跟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小短腿。
画面看着充满童趣。
何东忍不住想,他要是能再早重生十年,估计也能跟二毛这样,呼风唤雨。
不过都是痴想,人要知足。
能重生已经很不错了。
何东加快脚步朝着村东走。
就日头而言,现在八点不到的样子。
他要赶在九点前把修葺房子的事情敲定下来。
……
乔老汉在上河村住了好些年头了。
但他因为是后来搬过来上河村的,名下是没有地。
多年来靠着帮人家修补房屋,建房子挣钱度日。
年轻的时候算是村子里手头宽裕的人。
但人有钱就膨胀,整日里的喝酒喝坏了身体,完了回家还打人,以至于妻离子散的。
现在年纪大了,找他搞房子的人就少了。
挣的钱也就少了。
老婆孩子记着以前的挨打,也不愿意搭理他,跟他分着住。
俨然是孑身一人。
半年前乔老汉到村委会泼皮耍赖的要了一亩地,平时种着养活自己。
这天,他刚要拿着镰刀出门,就看到一个年轻人朝着自己过来。
“乔叔”
年轻人很有礼貌的打招呼。
不是何东是谁。
“你是…”乔老汉觉得眼熟,就是想不起来。
“乔叔,我,何老二家的三小子何东。”
“何东?对。”
乔老汉想起来的拍了拍脑门,“是有这么个人。”
“你找我有事?”
“乔叔要出门,不如等会儿。”
何东朝着乔老汉后面的院门口走。
乔老汉知道他是真有事,就去开了门进去。
乔老汉一个人过日子没那么讲究。
到处叫一个乱。
何东见缝插针的进了屋。
“喝口水。”
何东看了眼满是水垢的杯子,想着还是喝了口。
“乔叔,是这样的,我想把我家那房子好好的修补修补,您是这方面的行家,我给你五块钱的工钱怎么样,只要你帮我修补好了。”
何东问过了,修补房子的价格不低。
大家只有在建新房的时候才舍得花钱,所以房屋后期破了旧了,根本不舍得找人修补。
都是自己搞搞不漏雨了事。
何东本来自己也可以,但是,耽误赚钱啊。
乔老汉没想到何东开口就是六块钱,可是自己未来几个月的伙食费。
当然,更没想到的是,自己还能靠这手艺吃上饭。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来请他去修补房屋了。
“何老二家的,我现在这年纪,你还相信我能干好吗?”
“乔叔,我要不信你,就不来走一趟了。”
何东实话实说。
乔老汉是荒唐了一阵子,也作的老婆孩子受不了他,离他远远的。
但是,乔老汉的手艺却是村子里都知道的好。
乔老汉忍不住流下心酸的泪水。
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被人信任的感觉了。
何东也没留下,付了一块钱给摊主,走在祝长荣后面离开。
因为一早就去了县城,加上没耽误太多时间,何东和祝长荣回来的时候,还没有到中午。
何东临时决定做饭,他今天想要烧点红烧肉吃。
跟昨天的临时起意不同,今天何东买了盐和很多调料品回来,做道红烧肉完全足够。
做好后仍旧是分成了三份,一份给自己留着,一份准备给张桂萍和何大成送去。
剩下的那份,他想拿给祝晴雅,问了祝长荣要不要,祝长荣摇头拒绝,他只能作罢。
祝长荣那脾气,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祝家所有人的脾气。
真要要,供销社门口的那袋白面,他不会也给他塞回来。
何东把两份倒做了一份,放在大的搪瓷盘里,又盖上布去村西。
大哥一家四口,加上张桂萍和何大成就是六口人。
多一点,也能都吃些。
改善一下伙食。
就是这会儿大哥他们又是不在家,他进去院子,再次掀开盖子准备把肉放进去完事,就听到一声惊呼。
“谁,谁在那儿?”
一回头,看到是自己嫂子方兰警惕地望着自己呢,像见了贼。
方兰也没想到会是自己的小叔子来了家里,而且是在自家厨房里。
这是又饿得不行了,所以来家里偷吃的?
家里的红薯有的是,何东来要,她会给。
就是这不问自取,是真的不好。
方兰进去里屋,这年头粮食紧缺,秋收的时候都是交了公粮,放在屋子里锁着门的,不会乱放在外面。
方兰用尼龙袋装了半袋,拿给何东。
“趁着你哥没回来你赶紧走吧。”
几年来,何贵作为大哥一直跟在何东后面擦屁股。
一年前他终于爆发,决定不再管何东的事情,还执意分了家。
打着的就是要跟何东老死不相往来的主意。
何东也知道自己不是个东西,没能听进去何贵的劝,好好种地,好好过日子。
这才让何贵彻底失望,跟自己分开过。
但是现在,他重新回来了,就不可能再做糊涂事,让何贵操心。
相反的,他还要让他们也把日子过好。
“大嫂,我不是来要红薯的,我是给你们送肉吃的。”
何东掀开搪瓷盆上面盖着的布,露出来里面油汪汪,红润润的红烧肉。
方兰的口腔顿时就分泌了大量的口水。
就这红烧肉,她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吃过一顿,还是带着孩子回自己娘家。
这会儿看着,就馋了。
只是,到底一起生活了几年,方兰对何东也算是有些了解。
这个小叔子一直好吃懒做的,你要说他去偷去抢,都能相信。
就是说给他们送肉吃,不能信。
这背后搞不好又做了什么坏事情,拿着好吃的哄人来了。
为的,自然是有人给他擦屁股。
“东子,我听妈说,你和祝家那丫头…既然是马上要结婚的人了,以前那些不能干的不该干的,就别干了吧。这肉你拿回去,红薯你也拿回去。”
方兰是为何东好,何东明白。
但是他需要他们看到,自己是真的在改了。
“大嫂,这肉是拿给爸和妈的。还有,我真不是来要吃的的。”
在灶台上放下手里的搪瓷盘,何东就走了。
不是给自己的东西,就没有接受和拒绝的可能。方兰只能是由着他了。
看到时候张桂萍和何大成怎么说吧。
“等等”
方兰突然叫住了何东。
何东回头来,“大嫂还有事?”
方兰想起来昨天自己的锅里,就放了两碗青椒炒肉的事情了。
昨天回来的晚,猛然看到锅里有肉菜,还以为是进了贼人了。
可想想贼人来了,也不可能给自己送肉吃。
何贵责怪她乱花钱,把她狠狠训斥了一顿。
最后那两碗菜都让何大成和张桂萍吃。
她连尝尝都没有。
为此,何贵现在都不太愿意跟她说话。
她是早上问过左右邻居,听说昨天何东来过。
她本来想着今天找何东问问情况的,早上忙活地里的活,愣是没顾上。
正好,何东来了,她就问问。
“昨天这锅里的…”
“也是我送来的。大嫂,我真的改好了,以后我送来的吃的能吃,还不用你们赔笑脸赔钱那种。”
何东嘴角扬着笑容,十分阳光。
方兰可是有些恍惚,觉得何东哪里变得不一样了的。
再回神,人已经走远了。
方兰低头看着灶台上的搪瓷盆发愣。
“是突然长大了,真懂事了?”
方兰觉得不能轻易下决定。
一切,还是等何贵何大成张桂萍回来再说。
……
从大哥何贵家出来,何东直接上山了。
看看能不能打点野味。
他今天着重记了下饭店的价目表,看到野兔野鸡野猪之类的都在其列,价格还不低。
现在村子里的人都农忙着还顾不上这一块,正好,是他的赚钱机会。
过了这一阵,人都不那么忙,山里进进出出的人就多了。
不过他进山还需要做点准备。
何东拿砍刀到山里砍了一根竹子,削光了枝杈拿回家。
在院子里,又劈开了,做成一个个箭头状,二十公分长短的。
十几个二十个。
……
“怎么,隔壁的这会儿不出门了?”
唐梅忙完地里的活回来,见祝长荣在家里呆着,有几分意外。
祝长荣朝着隔壁院子看了眼,暗示自己看。
唐梅看过去,就看到一向好吃懒做的何东,竟然破天荒的在院子里忙活着。
那一片片竹子被他削开成薄片,又斩成二十公分长短的小条,然后把一头削尖了。
也不知道是要干什么用。
“你这两天跟着他,他没耍什么花花肠子吧?”
唐梅在墙角放下背上的锄头,一脸的怀疑。
在她看来,何东就不是什么老实人,要不然,不能专派祝长荣跟着他。
祝长荣老实巴交的答:“没有。”
一开始,祝长荣也是怕何东不老实才去的。
结果这两天,他是真意外。
“那就好,要真敢跑了,我非让你爸去打断他腿。”
祝长荣莫名看了唐梅一眼,觉得有点太狠了。
可后来一想,何东现在是有点人样了,可这才两天的功夫,谁知道会不会又变回去?
就什么也没说,默认了这一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祝长荣倒是不希望自己失望的。
“啧啧,什么味这么香,隔壁又吃肉?”
唐梅吸了吸鼻子,发现肉味又是隔壁飘来的。
祝长荣在院子里已经闻了好一阵了。
祝长荣点头。
“他没撒谎。”
何大成可是纳了闷了,“还挣了不少钱?”
“嗯,他说是要娶我妹妹用。”
祝长荣一身正气的,刚正不阿。
何大成可是笑了,他这是怕他们花何东的钱呢?
“既然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东子,你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能做点生意也不是坏事,但是有一点,可别投机倒把,让人抓了去。”
“爹放心就是。”
“娶媳妇的事情,我们昨晚也和你哥说了,该帮你的…”
“爹,我不用你们帮忙,这个媳妇我自己娶。”
何大成可是不高兴,“自己娶什么自己娶?你爹妈我们还活着呢。”
何大成坚持,张桂萍也是一样的。
何东就没敢继续说什么。
有些心意,叫做你爸妈觉得你需要。
“我们已经帮你请好了胡媒婆,三天后去祝家提亲,你那天别到处跑。”
“三天是不是太快了?”
何东话落,听到了耳边骨节作响的声音。
侧头看到祝长荣捏紧着拳头,一脸愤懑的要打架。
何东很快明白他是误会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彩礼,来不及准备好。”
这年代彩礼可以是钱,但也是数额越高越好看。
当然,有个几大件更是锦上添花的。
何东的意思,是想两者都给。
这年代结婚了不能随意离婚,婚礼只有一次,要给就给最好的。
“要买的东西也要时间去准备。”
“买什么东西,三天时间还不够的?该准备的我和你爹都给你准备好了。”
自己儿子什么样,张桂萍还是了解的。
别是心里又憋着坏呢,突然想反悔了才找这么个借口。
想着还是赶紧结了婚,他们四处借钱也要先让何东成家,以防万一。
何东觉得这时候有些事情就不能藏着掖着了。
“我想给晴雅三转一响做彩礼。”
“啥?三转一响?东子你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吗?多少人都买不起?你要给晴雅买三转一响?四大件?”
张桂萍想想都觉得何东是真敢想啊。
“村长家儿子去年结婚,也就买得起一台缝纫机。就这还差点掏光了家底。”
“东子,做什么事情还是要脚踏实地,想点实实在在的。”
刚才何东只是跟何大成说了自己做蘑菇生意的事情,至于赚了多少钱,就没说。
张桂萍不清楚,何大成也不清楚,只觉得自家儿子做白日梦呢。
三转一响,整个上河村也找不出一个有的来。
何东这说好听点是志向远大,难听了,就是白日做梦。
“东子……”
何大成想要劝两句,但祝长荣打断了他。
“你真的要给我妹买三转一响?”祝长荣的眼里闪着异样的光。
“大哥知道我那会儿在县城说去办点事情是什么事情吗?”
“……”祝长荣觉得自己应该能猜中。
果然。
“找门路买缝纫机。”
何东这时候就有话直说了。
毕竟三天时间,买不齐三转一响啊。
祝长荣竟然有些感动。
沉默了。
何大成就更没想到,激动的从凳子上直接站起来,“你这就要买了?你有钱?”
何东点头。
郑重的。
何大成只觉得他异想天开更多。
可看他认真的样子,一点也没开玩笑的意思。
就让他心里有些嘀咕。
怎的,他这儿子还真有出息了!
“最快明天我就能够把缝纫机买回来!”
何东肯定的说道。
整个院子突然的寂静无声了。
何大成、张桂萍都持怀疑态度。
他们直接离开了何东的院子,想着明天的事情明天就清楚了。
过去何东哄骗他们也不是没有过。
搞不好就是一场狼来了。
但私心里,他们倒是希望事情是真的,那样,他们的儿子就算是真有出息了。
“从今天开始,需要帮忙尽管跟我说,我什么都可以干。”
祝长荣说。
“……”何东被他突然的表现给整蒙圈了。
“你给我妹准备四大件,别人不信你,我信。”
何东看到祝长荣的眼睛里有光。
还是特别闪亮那种。
慢慢的,何东的眼睛也有了光。
十分闪亮那种。
被人相信的感觉,真好!
……
何大成回到大儿子何贵的家里,就一个劲的唉声叹气。
何东的那些话在他耳边一直回荡着,让他想想都发愁。
方兰回来的时候,不停给何贵使眼色。
何贵这才注意到,自己父亲的情绪不太对的。
他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爸,你和妈今天不是去东子那儿了吗,怎么样,东子怎么说?”
对于这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弟弟,何贵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原本想着分了家让他自力更生,谁知道,他万年不变。
他热乎的心凉透了,也就不管了。
奈何何大成和张桂萍到底是惦记着的。
“他要执意不好好做个人,就由着他去。祝家那家子也不是好糊弄的,他要敢对人家晴雅不好,不用我们说,祝家人也会跟他没完。”
“这一年,他是一点没变。”
如果之前还对何东抱有一丝幻想,现在,何贵是一点也无了。
何大成也知道自己大儿子的无奈之处,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何东再叫人失望,也是他们何家的一份子。
“先让他把婚结了,结了婚,我是不管了。”
对此,何贵是没意见。
当初他结婚,何大成和张桂萍也是出了钱出了力的。
现在这么做,也是应该。
“别在太阳底下站着了,去屋里。”
何贵提醒何大成,何大成才意识到自己站在日头下,有些热的。
敲了敲烟枪,垂着头往阴凉处去。
四大件,那可是四大件啊。
何东怎么敢想?
他砸锅卖铁也买不成!
混小子想一出是一出。
当着亲家儿子的面说出那话,要买不来,看他丢脸不丢脸。
……
何东到厨房的时候,发现他妈张桂萍怕他饿着似的,蒸了好大的两个大红薯。
旁边还热着一碗红烧肉。
要是他没有记错,昨天他自己那份红烧肉已经吃完了。
这碗,只能是张桂萍从大哥那儿拿过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昨天他送去大哥那儿的红烧肉,他们是没怎么吃?
因为对他买肉的来源不清楚,不敢吃?
何东想着,还是要尽快让张桂萍何大成认清现在的自己。
而明天把缝纫机买回来,就是一个最直接的证明。
最新评论